達佬在推上發布了他新書的開頭——
很值得一讀——
“由於我的工作是對市場下注,而債務市場幾乎驅動了一切,因此我幾十年來一直癡迷於研究債務動態。”
“如果你理解這些動態,你就能作為投資者、企業家或政策製定者取得成功;如果不理解,最終會被這些動態所傷害。”
“至於長期債務周期,盡管“經濟周期”被廣泛認可,並且有些人認識到它是由短期債務周期驅動的,但長期債務周期卻鮮有人提及。我在教科書中找不到關於長期債務周期的良好研究或描述,即便是世界上最頂尖的經濟學家,包括現任或曾任中央銀行和財政部領導的人,也在與我探討這一至關重要的主題時鮮有見解。”
“長期債務周期通常持續大約一個人類壽命——大約80年(上下浮動25年),因此我們無法通過自己的經驗學習它們。”
達佬把長債務周期分成5個階段:健全貨幣階段、債務泡沫階段、泡沫頂峰階段、去杠杆化階段、債務危機結束階段。
關於去杠杆化階段的部分描述——
我們知道國內在2018年,第一次提出了結構性去杠杆。近幾年又加深了化債對經濟的影響。
那麽這些達佬的這些描述是否對應我們的數字呢?
1、儲戶、投資者和企業害怕負債
根據國家金融實驗室的數據,國內的非城投企業從2015年開始去杠杆(123%下落至2022年的91%),居民部門則從2020年開始止步不前,2022年開始顯著下行——
2、無風險資產更有吸引力,即使降息人們也很難停止儲蓄。
無風險資產見國債收益率——
不光居民儲蓄增多,定存比例顯示更保守——
3、經濟陷入通縮、疲軟或負增長期
我們不叫通縮,叫有效需求不足,見GDP平減指數連續低於0——
GDP實際值,參考我今天放油管上的視頻,或者看榮鼎的估算(星球有)。
4、如果央行有能力印鈔,它會創造大量的貨幣和信貸,用來購買GOV債務和私營實體債務,有時還會購買股票和提供激勵措施,鼓勵人們消費+購買金融資產。
這點也很吻合。
撇開隱性債務,近5年顯性GOV債務確實在大量增加,存量破100萬億——
最新的12月金融數據也在說同樣的故事。
私營實體債務,我們主要指的是房地產部門債務,即政策中的“房地產收儲”。
購買股票,這個潘行長924已經表述過了。散戶也確實踴躍做了回應。
鼓勵消費,補貼也正在higher longer,短期內預支了一些消費意願,主要是防範實體利潤進一步下滑。
降首付+房貸利率的雙降,也脈衝式的暫時穩住了房價快速下跌的趨勢。
5、征收非常規稅收和資本管製政策變得普遍
前者對應非稅收入——
後者對應穩匯率的諸多措施——
至於是否痛苦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
(轉自:不跪的世界)
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-12-21发表在极致时空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wisdomhotelshanghai.com/0uwpgx/915.html
有话要说...